我从记事起,就喜欢养东西,各种小动物。
这无疑是受了我老哥的影响,各种家养的小动物都有了,就想养点新鲜的,比如麻雀。
我们不敢掏麻雀窝,怕里面有蛇。(参见《村记7 钓鱼未成反钓蛇,蛇王藏身麻雀窝》)只能等到冬天,看看自己能不能抓几只。
1、
说地球越来越暖和,感觉上是没有错的,起码我记得小时候的雪都能过膝盖。
后来好像明白了,小时候的膝盖比现在要短好多,不过那雪还是不小的。而且,一个冬天不会只下一场雪。
一到下雪,邻居老奶奶就唠叨,头茬雪脏,二茬雪香,三茬井里下蜜糖。听了这个,我们都盼着第三场雪,这场雪最好吃。
确实没有错,小时候能吃的东西少,冬天小孩都喜欢吃雪。
老奶奶笑话我们,就知道吃,然后又唠叨后面两句,四茬雪里有余粮,五茬老娘见阎王。
前面三句都好理解,为什么说四茬雪里有余粮?经过老奶奶解释就知道了,能下到第四场雪,基本就是春节后了,这时候下雪,能冻死不少刚醒过来的害虫,也说明夏天雨水不缺,不会干旱,所以雪里有余粮。
那时候就想,虫子也挺惨,刚醒过来就被冻死。
第五句就更难理解了,都有余粮了,怎么后面就见了阎王?老奶奶长叹了口气,说要是能下五茬雪,冷的时间就太长了,俺这些老东西就扛不住了,那不就是见了阎王。
这个话题就比较哀伤了,确实天冷的时候,老人走的多。
不过哀伤就在一瞬间,第三场雪马上就来了,雪又大又甜,想怎么吃就怎么吃。这么说似乎有点不对头,逻辑上不大对,但是看起来也没错 。
吃雪也有讲究,叫做深井水,磨盘雪。井打得越深,出来的水就越干净,越好喝。
吃的雪就不一样了,落在地上的雪不能吃,不干净。
院子里面最干净的地方就是磨盘上,经常磨东西,刷得也干净,没有积尘也没有老灰,离地面还老高。
磨盘上都是磨的食物,离鸡窝狗窝猪圈等都远远的,都是放在院子里最干净的地方。等太阳升起来,磨盘上面无遮无挡,晒得也通透。
所以磨盘上的这点雪,就是雪中的精品。上面那层刮不刮都无所谓,用个勺子铲起来,上下晶莹闪亮,洁白如雪,这不是废话吗,这才是真正的冰激凌。
放入口中,冰凉甘甜,雪化成冰水,清凉直入肚腹,再大的火气,也能给中和了。
家长对于我们吃雪,并不反对,除了说不能吃太多。
应该他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,那时候的雪,比较干净,即便盛一碗化成水,也是清清亮亮。刚才看过一篇文章,说雪携带的灰尘,要比雨水少的多,可能这也是雪干净的一个原因。
不过现在是不可能了,前几年怀旧装了一碗雪,化开后大概还不如二次中水干净。
说来也怪,小时候冬天吃雪,也不见有谁说吃了雪拉肚子的。
后来就明白了,冬天虽然冷,但是人穿的厚,这样人体内的积热散发不出来,就容易上火,吃点冰凉的东西,反而有助于泻火。
到了东北,人家就吃冻梨冻柿子,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吃磨盘雪唯一要注意的,是得注意上面别有爪子印,别有小洞洞,小洞洞很可能是麻雀拉的粪掉进去的。
因为麻雀特别喜欢到磨盘上找东西吃,这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习惯,本能的知道磨盘上经常有粮食。
知道了麻雀有这个习惯,所以冬天捉麻雀最好的地方,就是在磨盘边。
用现在的话说,这个地方鸟流量大。
2、
麻雀不会迁徙,属于典型留鸟,就是能留下来和你一起过日子的,按理说我们得珍惜。
但是小时候实在没啥更好玩的事情,捉麻雀养着玩,就成了这个冬天的任务。
麻雀一点都不傻,我们在地面,它们在高处,我们干什么看的清清楚楚。也就是大雪覆盖了地面,找东西吃不容易。
看到磨盘旁边,有一个架起来的筛子,下面有吃的,要不要下去,麻雀很矛盾。
为了一口饭,得拿命去换。
只不过,饿的太久了,与其饿死,不如撑死,坚决不当饿死鬼。这个道理,麻雀们也都懂。所以下来的麻雀也很机警,随时留意周围的动静,随时抽身逃脱。
撑死鬼也是鬼,能不当的还是不要当。
为了降低麻雀的警惕性,我们尽量躲在它们看不到的地方,比如不了门子后面。
我觉得这个方言名字一定得用文字记录下来,什么是不了门子?就是堂屋正门的前面,还有一个对开的小门,高度有正门一半多点。
这道门的作用我也没有完全搞清楚,从小就有。我感觉一是可以挡住外面散养的这些鸡鸭鹅兔子狗进屋,我看南方有些地方叫做拦鸡门。
二就是可以透阳光进来,同时房内还能有一定的私密性,不至于敞着门让人看到里面,相当于一个二次的影壁墙。
虚虚实实,似乎更有安全感。
这两扇小门不上锁,进进出出都得拨拉 ,所以土语就因声命名,叫做拨拉门子,时间长了,就成了不了门子。
我们躲在不了门子后面,就算到了室内,但是仍然能看到外面。对于麻雀来说,院子里面能看到的地方没人了,警惕心就降了下来。
等到筛子下面麻雀多了,刚要拉绳,来人了。
东院的大奶奶嗓门大,没进门就听到声音,小二娘,赶紧给我帮个忙,不是套被,就是补衣服。她比母亲大十来岁,眼睛早早花了。
只不过来的不是时候,这个大嗓门加上风风火火闯进来的动静,麻雀扑棱扑棱全飞了。
我们就喊,大奶奶你小点声说话,家雀子都吓跑了。大奶奶看看我们,好事不学,让你老奶奶看到了又得念阿弥陀佛。
老奶奶是她婆婆,就是念叨五茬老娘见阎王的那位,见不得人杀生,哪怕就是抓个麻雀玩。
重新把机关摆好,因为大奶奶的大嗓门在屋里不停,所以半天也就下来那么几只过路的麻雀。刚才吓跑的那伙,好长时间也不会再过来。
这活其实是真急人,等半天,看它们吃的那个爽,还不敢拉绳,因为这几个都是靠在外面吃,里面的不凑过去。
实在等不及了,老哥说,逮着一个是一个,拉!
这边还没拉动,外面崩的一声,有人放了个小炮仗,把我们气得,跑出去看谁那么讨厌。结果一看,不是叔叔辈,就是爷爷辈,谁让我们辈分小。
看着那个叔或者爷的走远了,我们恨的咬着牙回来。心中暗骂,这些不着调的长辈!
也许是因为这个遭遇,我对老人或者长辈,都不会盲目去尊敬。不是年龄大了就值得尊敬,还得看他做的事情靠不靠谱。
因为变老是不可逆的,好人能变老,坏人一样可以变老。
尊老爱幼,是很好的,但是不能一概而论,尤其是相处的时间长了,有了充分的了解,再决定也不晚。
至于一面之缘的,还是以尊为首选,毕竟谁都有老的时候。
等下一笼麻雀多起来,老哥不想再等了,谁也不知道还会发生啥。绳子一拉,筛子马上就要扣上。就在这拉绳的一瞬间,麻雀反应太快了,靠着外面的,基本都能在筛子扣下之前飞掉,只剩下最里面几个贪吃鬼。
这也足够让人兴奋了,只不过把麻雀抓出来,也不是那么容易。
3、
打开门,第一个跑出去的不是我们,而是家里的大黄狗,名字就叫大黄。大黄是我记事以来家里养的第二条狗,这时候刚半大,正是最讨厌的时候。
大黄这家伙通人性,知道我们在干嘛,看到筛子扑倒了,里面麻雀叽叽喳喳,大黄围着筛子汪汪大叫。
对于麻雀来说,这大概就是魔鬼的宣告。
我说被我们抓住了,你们算运气好,入不了狗嘴,我们也没有打算火烧或者油炸了你们,就是想养着你们玩。
老哥把筛子掀开一条缝,脑袋贴地上朝里看,慢慢伸进去胳膊向里摸,筛子这么大,麻雀也不会傻到让你一摸就摸着。
不仅摸不着,麻雀看胳膊旁边的缝够大,刺棱就窜出来,太快了,我都反应不过来。
我反应不过来,狗反应过来了,猛地一扑,刚窜出的麻雀才脱牢笼,又入狗嘴!我刚说完入不了狗嘴,马上就打脸了!我估计也是笨狗碰到了一个瞎麻雀,大黄咬住麻雀转身就跑。
我一把拉住它尾巴压住它,老哥抢狗嘴里的麻雀。我们捉麻雀,可不是喂你的!也就是大黄听话,看我们不像闹着玩的,把狗嘴张开。
还好,就是咬住了翅膀,身体没受伤,估计这狗嘴余生也吓个半死。
把小麻雀放到准备好的兔笼子里面,有个小门,又透气又安全。剩下的麻雀又摸出来一只,跑了一只,弄得满身的泥巴。
大奶奶看我们这个狼狈样,说两个傻小子,得先用网子网住了,才能掀筛子。
你不早说!
看我们一身的泥巴,母亲也火了,大冬天洗衣服多受罪啊,你们不知道吗?赶紧把东西收拾了,再抓打断你们狗腿!
大黄听了很郁闷,为什么他们犯错要打断我的腿?
大奶奶说,这个养不活,气性大,赶紧放了吧。这事我们不可能听她的,怎么会养不活,这时候这么冷,给点吃的不就行了。
外面冷,把兔笼子搬到屋里,两只麻雀在里面叽叽喳喳,飞来撞去,貌似惊吓过度。
找了个小牛眼杯子,放了一点水,兔子笼里撒了点小米。我就不信他们不吃。等了半天,果然不吃!
母亲让放里屋窗户边上,没人打扰,说要是还不吃就别糟蹋东西了,也是两条命,赶紧放了吧。
等到了晚上,明显感觉安静了不少,似乎多少也吃了几口。外面那么危险都跑下来吃,这个放在嘴边上再不吃,那不就是傻鸟。
第二天起来,两只都还在,它们也跑不了。一夜没人打扰,貌似小米吃了不少,就是人一靠近,又变得狂躁。
这次大奶奶没过来,老奶奶过来了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这鸟养不了,赶紧放了吧。
母亲就要给放了,我们哀求再过一天,过一天要是还这样,就放了。
第三天,我们还没开大门,老奶奶就来敲门了,她还惦记那两只鸟。过去一看,还真不狂躁了,半闭着眼趴在那里很老实。我很高兴,看来是适应了。
老哥说,这也太老实了吧。
拿根小棍戳了几下,也不大动弹。老奶奶说,坏了,看来是不行了,这个气性大,这是要气死了!
不能让死在我们手里啊,我们赶忙拿出来,放到院子里面,大黄摇着尾巴在旁边看着,似乎有那么点怜悯。我们刚转身,其中一只扑棱就飞起来了,接着就不见影了。
上当了!这个骗子啊!
大黄汪汪叫,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喊,你这骗狗的鸟!
另一只也开始扑棱,就是飞不起来。这是从大黄嘴里夺下的那只,应该是被咬坏了翅膀。大黄跑过去冲它哼哼唧唧的,也不再咬它,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歉意。
要是猫就不这样,百分之百叼着就找地方吃的只剩下一堆毛。
大黄用鼻子拱了它几下,小麻雀吓得要死。
这下我看老哥,老哥看我,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老奶奶说,放到笼子里,一定熬不过今天,不能杀生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让它自己活吧。
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,麻雀跑到哪里,大黄就跑哪里,反正它也飞不走,跑到哪里大黄都能跟的上,简直就是一个保镖。
这倒好,大黄替我们照顾它,让我们的良心多少有点安慰,又撒了点小米在磨盘周围,看看它能活几天。
真没有想到,三四天过去了,小麻雀还活着,大黄就这么一直看着,貌似它们成了朋友。
老奶奶就说,阿弥陀佛,你看看,都有灵性。
这时候大黄才几个月,我就感觉动物之间还真不是纯粹的弱肉强食,要不它们这个关系怎么解释?
不知道什么时候,小麻雀不见了。
大黄一定没有吃了它,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是翅膀恢复了,飞起来了!
有时候看大黄仰着脖子冲着西院的树上叫唤,抬眼望去,里面有很多麻雀,我们分不清是哪一只,都一个样。
但是大黄,应该能认出来,这应该就是和它们打招呼。这个小麻雀,有了这个狗朋友,在兄弟姐妹面前应该是一件相当有面子的事情。
只不过,我们这第一次养麻雀的计划是失败了。来群知道了这事之后,说你们两个笨蛋,麻雀得从小养。
等麻雀抱窝了,我给你们弄两只小的,一定能养活。
有了他这句话,我们又看到了希望,那就等春天赶紧到来吧!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或自拍,善意使用,如有异议请联系。本文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联系,欢迎阅读放松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jjs406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mjzwang.com/15703.html